防震縫:防震縫是指地震區設計房屋時,為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壞,應用防震縫將房屋分成若干形體簡單、結構剛度均勻的獨立部分。為減輕或防止相鄰結構單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預先設置的間隙。設置防震縫,可以將復雜結構分割為較為規則的結構單元,有利于減少房屋的扭轉并改善結構的抗震性能。
作法:從基礎頂面斷開,并貫穿建筑物全高。小縫隙尺寸為50 ~100 mm。縫的兩側應有墻,將建筑物分為若干體型簡單、結構剛度均勻的獨立單元。 設置原則:
(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錯層,并且樓板高差較大 (3)各組成部分的剛度截然不同
沉降縫:上部結構各部分之間,因層數差異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較大;或因地基壓縮性差異較大,總之一句話,可能使地基發生不均勻沉降時,需要設縫將結構分為幾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較均勻,避免在結構中產生額外的應力,該縫即稱之為“沉降縫”。
設置原則:
(1)建筑物平面的轉折部位 (2)建筑的高度和荷載差異較大處 (3)過長建筑物的適當部位 (4)地基土的壓縮性有著顯著差異
(5)建筑物基礎類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處
伸縮縫:若建筑物平面尺寸過長,因熱脹冷縮的緣故,可能導致在結構中產生過大的溫度應力,需在結構一定長度位置設縫將建筑分成幾部分,該縫即為溫度縫。對不同的結構體系,伸縮縫間的距離不同。
概括如下:
沉降縫:為克服結構不均勻沉降而設置的縫,須從基礎到上部結構完全分開; 伸縮縫:為克服過大的溫度應力而設置的縫,基礎可不斷開; 抗震縫:為使建筑物較規則,以期有利于結構抗震而設置的縫,基礎可不斷開。 在抗震設防區,沉降縫和伸縮縫須滿足抗震縫要求。
友情鏈接Link